官方紧急“吹哨”,肆虐多国的沙漠蝗有侵入云南风险!蝗灾会败给吃货?别天真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显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于近日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近日,沙漠蝗已从东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国也面临着沙漠蝗侵入的风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切实做好
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林草发〔2020〕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
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近日,沙漠蝗已从东非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我国也面临着沙漠蝗侵入的风险。为有效应对沙漠蝗侵入我国的风险,切实做好沙漠蝗及其它草原蝗灾的防控工作,现将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真履职尽责,充分认识做好蝗虫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做好草原蝗灾防控工作,事关农牧民生产生活,事关草原生态安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蝗虫在我国草原地区广泛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草原蝗灾面积1.5亿亩,最高年份达到3亿亩。本次始于非洲的沙漠蝗灾,因其发生范围广、危害损失重、趋势发展快的特点,引起国际社会及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专家认为,尽管沙漠蝗侵入我国境内成灾的风险较低,但一旦侵入,将面临发生规律未知、监测技术缺乏、防控困难等诸多不确定性。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意识,决不能有任何思想麻痹,掉以轻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做好蝗灾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行好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同时,按照生物灾害属地管理的原则,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严防由于管理懈怠而发生蝗灾,切实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二、加强监测监控,及时掌握沙漠蝗的国际国内灾情动态
据FAO判断,此次始于非洲的沙漠蝗灾,因初期控制不力,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可能增长至当前的500倍。经专家研判,如果气候条件适宜,此次发生的沙漠蝗存在从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经缅甸侵入云南,或者经哈萨克斯坦侵入新疆的风险。云南、西藏、新疆等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接壤的省区,要高度关注、密切监测沙漠蝗的变化动态,在可能迁飞路径上布置监测点,切实做好边境地区的沙漠蝗监控工作。同时,要加强协调沟通,开展省际间的协作,实现信息、资源、技术共享,保障工作高效协调开展。对沙漠蝗情的重要变化动态要及时报我局草原管理司、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
三、完善应急预案,努力构建草原蝗灾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我局已成立草原蝗灾防治指挥部,由局领导任指挥长,局内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草原管理司,承担草原蝗灾防控的日常工作。与此同时,我局也成立了相应的蝗灾防控专家组。我局将抓紧研究制定全国草原蝗灾防控应急预案,有关省区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成立和完善本地区草原蝗灾防控指挥机构及蝗灾防控专家指导组,及时制定防控预案。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草原蝗灾的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对农牧交错带、林草交错带要开展联查联治行动,实现全面监测和对重点发生区的有效防治。要加强蝗灾防控物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不断丰富防控手段,优化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预案演练工作,一旦出现灾情,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四、强化措施落实,切实做好2020年草原蝗灾防控各项工作
受全球气候变暖、草原区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我国草原蝗灾多年来呈现高发态势。针对2020年国内外蝗情的复杂形势,我局拟于3月份召开全国草原蝗灾趋势会商会,分析研判草原蝗灾的发生风险,及时部署做好草原蝗灾防控工作。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也要及时进行趋势会商,整合科研、教学机构有关专家,分析研判境外及本地草原蝗灾发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防患于未然。要加强监测工作,对可能发生蝗灾的区域,实行分片包干,逐一排查。按照草原蝗虫迁飞和发育情况适时启动蝗虫监测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并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引导舆论。要抓紧做好治蝗药剂、设备、资金和人员的储备和准备工作,及早落实备好防蝗飞机等事宜,确保蝗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要加强专业化应急防控队伍建设,加强防治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草原蝗灾防控能力。有关情况请及时报我局草原管理司。
联系人:国家林草局草原司 杨季 郭旭
电 话:010—84238534 84238525
特此通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2月26日
蝗灾,究竟有多可怕?
没有经历过的人,
恐怕很难想象到蝗群究竟有多大的威慑力。
央视记者探访印度蝗灾地
蝗虫飞过的天空像蒙上了乌云,飞过的田地颗粒无收
蝗灾已席卷亚非20多个国家,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有力措施共同应对蝗灾,避免发生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日前,央视记者在探访印度灾情最严峻的拉贾斯坦邦时了解到,当地的治蝗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蝗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沙漠蝗的特点和危害有哪些!
日行150公里
沙漠蝗飞得快、食量大它长这样
▼
沙漠蝗的特点
1、飞行能力强、食量大。沙漠蝗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2、虫卵潜伏期长、生长周期短。
一只雌性沙漠蝗可以产大约300粒卵,产卵后至卵孵化前的潜伏期可能是2周或更长时间。专家监测,沙漠蝗在40℃左右预计一个月一代,每代存活期长达3个月,蝗群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增加20倍。
3、群居性。
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若虫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蝗灾的主要危害
蝗虫对于农作物的啃食是比较恐怖的,土层以上基本不会有什么残留,树木都能啃的只剩下主要枝干。
2、遗留虫卵
蝗灾成型后为了生存,在不断向周围扩散、不断进食的过程中,会在各个地方产卵,这就是为什么蝗虫形成的灾害队伍会越来越大的原因。当蝗虫有了充足的食物,高繁殖效率和较短的生长周期,使得遗留的虫卵对受灾当地造成二次伤害。
3、破坏性广
蝗灾的破坏性是很可怕的,因为可以飞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有效的遏制其行进速度,只能通过其进食效率来大致判断。由于蝗虫对食物的追求,它们整个虫群移动的时候,是均匀的分布在一个极大的范围,当这个范围慢慢移动时,其破坏性就非常广泛。
4、恢复困难
蝗灾过后的土地上基本不会残留植物,都只留下根系。对于绿色植被危害极大,对于从事粮食、蔬菜、果园种植户而言,农作物基本颗粒无收,果树也废了一半,前期投资打了水漂,后期重新种植需要漫长的时间,造成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恢复极其困难。
看完这个视频
你就知道为何沙漠蝗虫能够肆虐那么多国家
▼
视频来源:央视网
靠吃能解决问题吗?别天真了!
有网友表示
“吃货治蝗”应该可行!
中国很多地方自古就有吃蝗虫(蚂蚱)的习俗,例如在我们云南,蝗虫的吃法以油炸、烧烤最常见。
因此吃蝗虫看起来确实是控制蝗灾的手段之一,甚至有网友表示:“如果沙漠蝗虫进入云南境内,等待它们的将是中国最喜欢吃虫子的云南人
醒醒吧!这个方法行不通!
据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志刚介绍,大家在日常餐桌,特别是烧烤桌上,很多人吃的炸蝗虫、烤蝗虫基本都是人工养殖或散居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蝗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吃,更不等于任何蝗虫都可以吃。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中国人如何“扫蝗”?
如今
中国能够不再那样惧怕蝗灾
真正依靠的
是一代代农业人的智慧和努力
1
生物防治
央视2014年的一部纪录片《牧鸡治蝗》讲述了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治理蝗虫用的是大家都熟悉的鸡、鸭……
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3000万亩土地被亚洲飞蝗侵袭。
而这时,浙江10万鸭兵作为灭蝗战士,南鸭北调,乘飞机到达新疆灾区,实力上演了“全军冲鸭”!
不用人们多费心,鸭鸭们每天早上就自己主动出去吃蝗虫,吃累了就去附近小河沟喝水休息,而晚上7点多再次出发,9点多再排队回来。
一只鸭子能吃100多只蝗虫,每天能够肆意玩肆意吃,对于鸭鸭来讲,应该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间,鸭生无憾了。
2001年,河北草原发生了一场蝗灾,一亩地受蝗虫吞噬的牧草达到20多公斤。眼看一年收入面临威胁,加上正值当地禁牧,草原上的人们纷纷养起了鸡。这是继“全军冲鸭”之后,又一灭蝗杀手锏“全军出鸡”!
刚出生的小鸡战斗力不够,牧民们选取了在固定鸡舍养殖60天的雏鸡进行草地驯养,训练到大约90天的时候经过考核,成为合格的牧鸡。
而蝗虫在出生后攻击力也不行,第14天到21天是它们蹦得很欢但却最虚弱的时候。时机成熟!牧民们带着牧鸡出发了,哨声一响,鸡群出击!
感受一下这气势▼
因为小鸡是从出生就开始养,又一直听特定的哨声,所以它们只认这种哨声,一只优秀的牧鸡一天能吃掉70多头蝗虫。
牧鸡能力强,责任也大,治蝗期间,往往变身“流动治蝗鸡”,5天时间内就可以完成1000亩的活动任务。
对于小范围蝗灾,这些牧鸡治蝗、牧鸭治蝗,或者引进蝗虫天敌的方法,都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非洲遮天蔽日的蝗虫来说,以上方法都不奏效了。
2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是在蝗灾大暴发时必须采取的措施,主要农药包括杀螟松、马拉硫磷、锐劲特和仿生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目前非洲很多国家都在寻找仿生农药来代替广谱化学农药。
3
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治理蝗灾的根本性措施。其主要方法是通过整改土地、提高植被覆盖来切断蝗虫食物链,创造不利于蝗虫栖息、繁殖,而有利于蝗虫天敌繁殖的良性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控害目标。不过这一防治方法实施成本过高,难度也相对较大。
4
信息技术防治
GPS等现代技术加持飞机施药的方法更有效地促进了精准施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都采用了卫星遥感照片结合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气象数据等对蝗灾的发生地点、面积等进行预测,也有效地提高治理蝗灾的水平。“大数据”也在很久之前就被运用到治蝗实践当中。据悉,中国农业大学曾研制出蝗灾防治的智慧决策辅助系统,通过对“蝗区”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
最后,郑重的告诉大家,蝗灾历来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在蝗虫飞临之前,就将其杀灭于灾难之前。
●好消息!云南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昭通红河清零!中风险县仅剩2个!
●暖心!薪酬提高2倍、子女中考加10分...云南出台12条措施保护关爱一线医务人员!●不得自行开学!云南开学继续推迟!幼儿园严禁开展在线教学 小学网课每天不超80分钟
昆明信息港整理编辑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农视网、学校共青团、乌鲁木齐海关动植物检疫处、新浪微博
编辑:丛 林
审核:李贵芳
终审:宋建波